郭子仪(郭子仪墓在哪里)

名字大全时间:2024-09-17 03:01:57阅读:8

本文目录一览:

唐朝大将郭子仪简介

郭子仪,华州郑县人。唐肃宗、代宗时大将。初以武举出身,玄宗天宝十三载,郭子仪为天德军使,兼九原太守、朔方节度右兵马使。天宝十四载十一月,安禄山反于范阳,以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,率领大军东讨。从此,郭子仪成为肃、代两朝政坛上的人物。平叛功臣天宝十五载正月,叛将蔡希德攻破常山郡,擒杀常山太守颜杲卿。

公元762年,太原、绛州兵变,郭子仪以汾阳王出镇绛州平叛,不久因宦官谗言,被解除兵权,吐蕃闻讯趁机袭取长安,唐代宗只好重新启用郭子仪攻打吐蕃,吐蕃听信迅速逃离长安。公元765年,大唐官员仆固怀恩反叛,引吐蕃、回纥再次入寇,并深入唐朝腹地,很快包围战略要地泾阳城。

郭子仪(697年-781年),华州郑县(今陕西渭南华州区) 人,唐代名将、政治家、军事家。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,积功至九原太守,但一直未受重用。安史之乱爆发后,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,率军勤王,收复河北、河东,拜兵部尚书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

郭子仪(698年1月29日或697年9月5日-781年7月9日),华州郑县(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)人,祖籍山西太原,唐代政治家、军事家,一生平定安史之乱等诸多乱事,历事玄、肃、代、德四帝,封汾阳郡王,世称郭令公。为传说“富贵寿考”典故的主人公,颐和园长廊画中有描绘。

郭子仪(697~781) 唐朝杰出将领。华州郑县(今陕西华县)人。初以武举补左卫长史,唐天宝八载(749),任横塞军使,后以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、朔方节度右兵马使。

郭子仪,华州郑县(今陕西渭南华州区)人,祖籍山西太原,唐代政治家、军事家。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,积功至九原太守,一直未受重用。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后,郭子仪才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,当时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,率军勤王,收复河北、河东。

郭子仪的介绍

郭子仪 生年:697年。 卒年:781年。 终年:85岁。 活跃年间:755年~766年。 种族:汉族。 户籍:华州郑县(今陕西华县)。 祖籍:山西汾阳。 家世:官吏之家。 父亲:郭敬之,唐涪州(治今四川涪陵县)录事参军。 妻子:王氏,与其生有六子八女。 子女:八子八女。身份:军事家、政治家。 效力:唐帝国。 忠诚度:高。

郭子仪派部将白元光与回纥军追击,自己率军跟随其后,在灵台西原(今甘肃泾川境)击破吐蕃,斩首五万。大历元年(766年),华州节度使周智光反叛,代宗命郭子仪率军讨伐。同州、华州将领闻听郭子仪出兵,于是杀死周智光,将其首级送往朝廷。大历二年(767年),吐蕃入侵泾州,郭子仪奉命移驻泾阳。

郭子仪的介绍 郭子仪是唐代中兴名将、政治家、军事家,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,积功至九原太守。安史之乱爆发后,授朔方节度使,率军勤王,收复河北、河东,拜兵部尚书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至德二年(757年),收复两京有功,加司徒,封代国公。

郭子仪(697—781),汉族,华州郑县(今陕西华县)人。祖籍山西汾阳。唐代著名的军事家。武举出身,高七尺三寸,勇武不凡。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,在河北打败史思明。后连回纥收复洛阳、长安两京,功居平乱之首,晋为中书令,封汾阳郡王。

郭子仪 郭子仪(697年-781年),华州郑县(今陕西渭南华州区)人,唐代名将、政治家、军事家。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后入仕从军,积功至九原太守,但一直未受重用。安史之乱爆发后,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,率军勤王,收复河北、河东,拜兵部尚书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

郭子仪原文_翻译及赏析

享太庙乐章。广运舞原文: 于赫皇祖,昭明有融。惟文之德,惟武之功。河海静谧,车书混同。虔恭孝飨,穆穆玄风。 诗词作品: 享太庙乐章。

菲躬承睿顾,薄德忝坤仪。乾乾遵后命,翼翼奉先规。 抚俗勤虽切,还淳化尚亏。

郭子仪初与李光弼同为安思顺牙将的时候,二人很不和睦,即使坐在一起也不交谈。后来郭子仪代替安思顺做了大将,李光弼怕被郭子仪杀掉,就跪下向郭子仪请求说:“我甘愿一死,只希望您饶恕我的妻儿。

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 事情的发展必定会有一定的结局,道理有它原本就该如此的规律。天下只有表现冷静的人,才能从细微之处预见到日后将会发生的显著变化。月亮周围出现了晕圈预示著将要刮风,房屋的石柱返潮湿润预示著将要下雨,这是人人皆知的事。

肃宗领命,因此后来灭贼功成,行赏之典,李光弼加太尉中书令,郭子仪封汾阳王。子仪善处功名富贵,不使人疑,已虽握重兵在外,一纸诏书征之,即日就道。故谗谤不得行。其子郭暖尚代宗皇帝之女升平公主,尝夫妇口角,郭暖道:“你恃父亲为天子么?我父薄天子而不为。”公主将言奏闻天子,子仪即因其子待罪。

于穆先后,丽圣称崇。母临万宇,道被六宫。 昌时协庆,理内成功。殷荐明德,传芳国风。 于穆文考,圣神昭章。肃勺群慝,含光远方。万物茂遂,九夷宾王。愔愔云韶,德音不忘。——唐代·郭子仪《郊庙歌辞。享太庙乐章。保大舞》 郊庙歌辞。享太庙乐章。

郭子仪简介

唐朝郭子仪简介如下:郭子仪(697年-781年7月9日),字子仪,华州郑县(今陕西渭南华州区)人。唐代中兴名将、政治家、军事家,寿州刺史郭敬之之子。出身太原郭氏。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,积功至九原太守。安史之乱爆发,任朔方节度使,率军勤王,收复河北、河东,拜兵部尚书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

郭子仪,汉族,郑县人,祖籍山西太原。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。早年,郭子仪以武举的最高军衔参军,为九原太守立下汗马功劳,却始终没有得到重用。安史之乱爆发后,郭子仪担任北方节度使,率军勤政,收复河北、河东,拜兵部尚书、同宗下平章。公元757年,郭子仪和广平王李_收复西京长安和东晋洛阳。

郭子仪(697年-781年),汉族,唐朝华州郑县(今陕西省华县)人,祖籍山西太原,唐代著名政治家、军事家。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,积功至九原太守,一直未受重用。安史之乱爆发后,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,率军勤王,收复河北、河东,拜兵部尚书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

唐朝大将郭子仪简介?

1、郭子仪(697年-781年),华州郑县(今陕西渭南华州区) 人,唐代名将、政治家、军事家。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,积功至九原太守,但一直未受重用。安史之乱爆发后,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,率军勤王,收复河北、河东,拜兵部尚书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

2、公元762年,太原、绛州兵变,郭子仪以汾阳王出镇绛州平叛,不久因宦官谗言,被解除兵权,吐蕃闻讯趁机袭取长安,唐代宗只好重新启用郭子仪攻打吐蕃,吐蕃听信迅速逃离长安。公元765年,大唐官员仆固怀恩反叛,引吐蕃、回纥再次入寇,并深入唐朝腹地,很快包围战略要地泾阳城。

3、郭子仪,华州郑县人。唐肃宗、代宗时大将。初以武举出身,玄宗天宝十三载,郭子仪为天德军使,兼九原太守、朔方节度右兵马使。天宝十四载十一月,安禄山反于范阳,以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,率领大军东讨。从此,郭子仪成为肃、代两朝政坛上的人物。平叛功臣天宝十五载正月,叛将蔡希德攻破常山郡,擒杀常山太守颜杲卿。

4、郭子仪(698年1月29日或697年9月5日-781年7月9日),华州郑县(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)人,祖籍山西太原,唐代政治家、军事家,一生平定安史之乱等诸多乱事,历事玄、肃、代、德四帝,封汾阳郡王,世称郭令公。为传说“富贵寿考”典故的主人公,颐和园长廊画中有描绘。

上一篇:檐组词(屋檐的檐组词)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uaruantech.com/3513.html